好123小说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13章 名臣,名节,名士,精神

加入书签 | 热门评论 | 问题反馈 | 内容报错
“见过刘学士,见过几位师傅!”
  “臣,见过吴王殿下!”
  
  大学堂门口,穿着亲王服饰的朱允熥,恭敬地对几位教书先生问好。
  
  几位方正的读书人,也用臣子之礼回敬。
  
  门外是臣子礼,真进了读书的房间,就是师礼。
  
  朱元璋虽然出身草莽,但是对儿孙的教育抓得很严格。
  
  当初朱允熥的老子朱标刚刚弱冠之年,朱元璋就为他聘请了出名的大儒,教导功课,其中最初出名的老师,就是元末明初很有名望的大儒,宋濂。
  
  据说,当初这位宋老夫子,根本不管这些皇子的身份,教起书来直接用戒尺抽,朱允熥有几个叔叔比较顽劣,不但被抽手掌心,还被抽了脸。
  
  当时几个叔叔年幼,被老师抽了自然要找老爹添油加醋说说委屈。岂料,直接被朱元璋扒了裤子,一顿竹笋炒肉。
  
  其中,就包括赫赫有名的燕王,朱棣。
  
  而且据说,在朱元璋所有的孩子中,朱棣最不听话,挨揍最多。
  
  “吴王殿下今日来得早!”翰林学士黄子澄微微笑道。
  
  今天的大学堂朱允熥是第一个到,所以诸人有些奇怪。
  
  朱允熥看看头上的太阳,微笑说道,“一天之计在于晨,以往我不懂事,不爱读书听讲,辜负年华,也辜负了师长的期望。如今,我光阴易逝,我正要迎头赶上。想想以前,心中羞愧,愧对几位师傅的教导,我以后不会了!”
  说着,在几位翰林学士诧异的目光中,竟然弯腰,郑重的行礼。
  
  “不敢当吴王大礼!”几个翰林学士赶紧避身,不敢受这个礼。
  
  “这真是吴王?”
  刘三吾看着朱允熥,既熟悉又陌生,同时又有些欣慰和欣喜。
 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,吴王既然明白以前顽劣,诚心认错,他们这些做臣子的,定会全心全力的教导。
  
  他之所以觉得对朱允熥陌生,是因为眼前的吴王,从里到外精气神都换了,更有朝气,更加蓬勃向上。
  
  站在那里彬彬有礼,话语谦逊。瞬间,让刘三吾想到了,年少时读书的太子。
  
  想着,这位老臣心中有些酸楚。
  
  到底是太子的嫡子,平日顽劣,可一旦浪子回头,和那个英明神武的太子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
  
  酸楚之后是欣喜,怪不得皇帝说这位皇孙是朱家千里驹。
  
  小小年纪,和大人一样知节守礼,谦逊温和。
  
  刘三吾捋须笑笑,对朱允熥说道,“吴王殿下,这位是刚入京的方学士!”
  
  “方孝孺见过吴王殿下!”
  
  “先生不必多礼,说起来你我不是外人!”
  
  虽然心里有些看不起这些,后来撺掇建文帝削藩而丢了帝位的清流读书人,但是此刻,羽翼未成的朱允熥,还需要在他们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。
  
  一句你我不是外人,让众人大为惊奇。
  
  只听朱允熥继续笑道,“方学士师从宋濂老夫子,我父亲也是宋老夫子的学生,按照辈分,我还要叫您一声师叔!”
  
  说着,还真是行了一个弟子礼。
  
  方孝孺方正刻板的脸上,难得的露出一丝笑意。
  
  以臣子礼回敬,“吴王殿下言重了!”
  
  看着这位赫赫有名的历史名臣,对自己行礼,朱允熥心中五味杂陈。
  
  相比于撺掇建文不干正事的齐泰和黄子澄,这位方孝孺不但学问名闻天下,还是一位千古名臣。
  
  方孝孺家中是世代的大儒,父亲做过济宁的知府,在元末乱世中保境安民,守护一方,贤明传于天下。洪武四年,朱元璋亲自下书,征辟方孝孺的父亲为官。
  
  出身儒学世家,方孝孺有着真正读书人的浩然正气。
  
 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,在经历了蒙元百余年对汉家读书郎的压迫之后,都以造福一方为己任。
  完全不像晚明时期,那些嘴上说着道德仁义,暗地里男盗女娼,嘴上说着君臣大义,其实蛇鼠两端,狗屁事都干不好,就会窝里斗的东林党人。
  
  方孝孺这样的读书人,是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的坚定践行者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
×

添加章鱼小说APP到桌面

点击下方的 “

然后选择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添加章鱼小说APP到收藏夹

点击下方的 “

然后点击“收藏网址”